咨詢熱線:158-6145-4343
粘膠即再生纖維素,和瀝青、聚丙烯腈一樣,也用作碳纖維的前驅體。粘膠纖維是由纖維素材料如木漿或棉漿的溶解與紡絲得到。由于纖維素是碳水聚合物,高溫處理時水揮發得到碳殘留。生產過程也分為幾步,包括400℃以下的低溫處理,高達1500℃的碳化與2500℃的石
瀝青基碳纖維和PAN基碳纖維同為重要的碳纖維材料,它們的不同點有結構不同,生產方式不同,性能上也有細微的差別。雖然PAN基碳纖維的使用量最多,但瀝青基碳纖維在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兩者都是市場上必不可缺的重要材料。
碳纖維最為優異的新興材料可以使用在很多行業,它的生產是通過控制一些前驅體的熱裂解和結晶達到的。生產過程中,除碳外大多數元素都會被消除,碳的微晶粒也會沿著纖維長度方向生成。本文主要來說一下各行業對碳纖維材料的要求。
在先進的結構性材料中,纖維復合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謂復合材料,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理性能或力學性能不同甚至相反的組分組成的材料。目前使用的較多的纖維復合材料有碳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芳綸復合材料、玄武巖復合材料等。
針對玻璃纖維的模量低、耐熱性不理想,難以滿足航空航天工業受力結構的應用需求,在20世紀60年代發展了高強度、高模量、低密度的碳纖維(CF)。碳纖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到1880年,愛迪生用棉、亞麻等纖維制成用做電燈絲的碳絲,因太脆、易級化、亮度低,后改為鎢
碳材料家族成員眾多,其中包括宏觀尺度的焦碳、金剛石、膨脹石墨、碳纖維及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富勒烯和石墨烯。其中焦炭主要應用于高爐煉鐵、機械鑄造、電石生產、化肥化工制氣等,真正用于材料制備的則是膨脹石墨、碳纖維及各種納米碳材料。
Copyright © 2016 RSN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6059707號-1無錫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官網蘇公網安備32021402003510號